日本(清酒)Japan (Sake)

清酒(Sake)又名“日本酒”(Nihonshu),是知名的酿造米酒之一,可谓是日本的“名片”。

跟葡萄酒一样,清酒的类型纷繁多样,从朴实易饮的入门级别,到层次复杂的进阶酒款,各个酒造(Shuzo)和品牌都有自家的招牌风格。此外,酒米、水质、处理方法不同,酿造出的清酒亦截然不同。

若是从酿造角度,清酒的酿造则与啤酒较为相似。清酒酿造的三种主要原料为米、水和麹(Koji,即米曲),还需要酵母和乳酸菌。酿造所用的酒米以山田锦(Yamada Nishiki)和美山锦(Miyama Nishiki)为首,可多种酒米混合使用。正式酿酒前,酒米需先经精磨,磨去米粒边缘含有蛋白质和脂肪的部分,只留下中间富含淀粉的“心白”(Shimpaku,即米心),精磨后的酒米占原米粒的比重称为“精米步合”(Semai Buai,即精磨程度)。一般而言,精米步合数字越小,工艺越精细且耗时,成酒风味也越轻盈细腻。

清酒酿造包括两个同步进行的转化过程,一是将淀粉转化为糖的糖化(Saccharification),二是将糖转化为酒精的发酵(Fermentation)。酿酒过程中,酒米先经精磨、淘洗、浸泡和蒸制,取一部分蒸熟的酒米加入酒曲,制成“麹”。随后,将麹与更多的水和蒸熟酒米混合,并加入酵母,酵母菌在麹中大量繁殖,就成为了“酒母”(Shubo)。为了避免滋生杂菌,还会在酒母中加入乳酸菌。而后,将酒母置入大容器中,并分次放入水和蒸熟的酒米,在酶和酵母的共同作用下,糖化与发酵同时进行,逐步转化为酒精,这个过程一般历时三至四周。发酵完的酒液酒精度约为1720% abv,酒造一般会将其稀释至15% abv左右,未经稀释的清酒则称为“原酒”(Genshu)。

完成发酵后,酒液需进行过滤,过滤后的酒仍比较浑浊,所以会再进行沉淀和二次过滤,进一步澄清酒液,若酒液未经二次过滤,则称为“无滤过酒”(Muroka-shu)。沉淀和过滤后,大多数清酒会经巴氏消毒(Pasteurization),但随着运输和仓储条件优化,近年也有部分酒造推出了未经巴氏消毒的酒款,称为“生酒”(Namazake)。

根据酿造工艺,清酒可以分为“普通酒”(Futsu-shu)和“特定名称酒”(Tokutei-meisho-shu)。普通酒对于酒米的精磨程度没有明确要求。而特定名称酒则根据精米步合,由高到低分为“本酿造”(Honjozo,精米步合≤70%)、“特别本酿造”(Tokubetsu Honjozo,精米步合≤60%)、“吟酿”(Ginjo,精米步合≤60%)和“大吟酿”(Daiginjo,精米步合≤50%)。

此外,在酒液即将完成发酵时,酒造可选择添加中性烈酒以增香调味。对于特定名称酒,烈酒添加量不得高于酿造所用的精磨酒米重量的10%。酿造过程中未加入中性烈酒的酒款称为“纯米”(Junmai),它虽然也属于特定名称酒,但并未对精米步合作出要求。若根据精米步合对纯米酒进一步细分,可分为“特别纯米”(Tokubetsu Junmai,精米步合≤60%),“纯米吟酿”(Junmai Ginjo,精米步合≤60%)和“纯米大吟酿”(Junmai Daiginjo,精米步合≤50%)。纯米大吟酿对于酿酒原料和酿造方法都有着严格要求,一般是酒造的高端酒款,定价自然也会更高。

红酒世界APP

红酒知识大全,拍酒标查红酒

下载